“戴上牙套,就可以安心期待变美啦”,一些刚开始接受正畸治疗的朋友们都会有这样的想法——牙套戴上后,牙齿的变化就全靠医生的一双巧手和耐心的等待了。
其实不然,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正畸科副主任曹阳教授指出,在正畸过程中,患者的配合程度,直接影响到正畸的治疗效果。
目前常用牙套分为两大类:一类为不可摘式牙套(固定矫治器),是通过正畸医师安装在牙齿上,患者不能自行取带;一类为可摘式牙套,目前流行的隐形矫治器就属于这种。
那么,戴上牙套后,都有哪些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呢?
矫牙期保持口腔卫生
不可摘式牙套增加了口腔清洁的难度,由于口唇碰不到牙面,自洁功能受到阻碍,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,很容易引起牙齿表面脱钙、牙龈炎、牙周炎、龋齿等。曹阳教授指出,牙套本身不会损害牙齿,但是留在牙套上的食物残渣容易引起蛀牙、牙龈发炎等病症,表面脱矿会导致牙齿外观受损。
所以,矫牙期间应该随身携带牙膏、牙刷,在吃完东西后和每晚临睡前必须刷牙。要选择刷头小、刷毛中等硬度的牙刷或正畸专用牙刷,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,横刷清洁矫治器,竖刷清洁牙齿,托槽(不可摘式牙套中粘接在牙面的部分)之间难以清洁的缝隙要用到牙间隙刷。做到餐后睡前彻底清洁牙齿、牙龈和牙套,避免牙面脱钙或龋坏。
避免吃硬性粘性食物
不要啃食硬性食物,如排骨、瓜子、硬糖等,不要啃食整个的苹果,可以把它切成小块食用,因为托槽受到切线方向的力,最容易脱落。粘性食物也要避免进食,尤其是香口胶、吹波糖和拖肥糖等,容易粘掉托槽。
美食当前,最好先想想:合适我吃吗?我该怎么吃?避免矫治器意外脱落或损坏,从而影响矫治效果及疗程。
按医嘱佩戴隐形牙套
有些患者因为职业的原因或者出于美观的考虑,在矫治时选择的是隐形牙套。隐形矫治通常6-8周为一个疗程,每2周戴用一副透明矫治牙套。戴用3-4副透明牙套后应在主管医生的指导下佩戴下个疗程的牙套。隐形牙套可以自取自戴,为了保证效果,除了进食和刷牙时摘下,其余时间均需按医嘱佩戴,每天佩戴的时间不能少于22个小时,而且隐形矫治器需每天需仔细清洗以保持口腔卫生。
定期复诊做检查调整
在矫正过程中,牙齿的移动有一定的生理周期,而通过矫治器施加在牙齿上的力也会逐步衰减,因此需按照医嘱定期复诊进行调整。简单的乳牙期矫治时间一般在半年左右,恒牙期的全面治疗通常在2年左右。一般戴上固定矫治器后每4-6周复诊一次,隐形矫治器一般是6-8周复诊一次。
曹阳教授指出,失约会造成医生时间安排上的问题,还会延长个人的治疗时间。牙套不能在没有医生指导下佩戴过久,如有特殊原因不能依时复诊,应立刻与科室或医生联络。
戴保持器是必要环节
矫治结束后,拆除“牙套”后并非万事大吉。“维持治疗效果,还需要佩戴保持器”,曹阳教授指出,因为牙齿有恢复到原来位置的趋势,经常发生的情况有牙齿扭转,下前牙拥挤等。因此,在矫治结束后,需要按照医嘱按时佩戴保持器(通常在晚上睡觉时佩戴)一段时间,否则会造成牙齿畸形复发。
|